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

心臟與圖騰:宜德思.盧信(Idas Losin)的魔幻寫實



攝影:Artemisia /via cellphone, sorry vaguely

魔幻寫實畫面的吸引力


身為太魯閣族的宜德思˙盧信,在台北學學文創展覽空間與另外一位藝術家對話的畫展提醒我們:八十到九十年代的台灣魔幻寫實繪畫有了新的旗手,而且是祖先血液中有著豐富魔幻寫實語彙的原住民女性藝術家。

她的圖像強烈,學院訓練紥實,作品沒有族群認同在藝術表現上框架與侷限性,反而在學院訓練下善用文化成為靈感養分,但是仍然保有族群主體性。

是否來自原住民的藝術將成為驅動前衛藝術前進的可能來源?

攝影:Artemisia /via cellphone, sorry vaguely


鳥類圖騰與神話中的占卜鳥


乍看之下,超現實主義的世界圖騰與元素會湧上藝術批評者腦中的清單,尤其是藝術家自畫像的線條與筆觸讓人聯想到憂鬱的Frieda Khalo
攝影:Artemisia /via cellphone, sorry vaguely


在男孩手部變形成鳥類的畫面,變形與轉化也是一個重要的元素。西方超現實主義歷史中還有擅長使用煉金術符號意像的法羅(Remedio Varo)與卡靈頓(Leonora Carrington),尤其是法羅的超現實繪畫也常常將鳥類畫入畫面中,戰間期移民到墨西哥的藝術家有一幅知名的作品《鳥的創造》(The Creation of Birds)就挪用了煉金術符號,煉金術中的鳥類符號具有轉化的意義。當女性與無意識連結力量,在充滿夢境與超寫實鋪陳的畫面中,提供我們探詢宇宙意識與神話想像的空間。

                            Creation of the Birds, Remedios Varo, c 1957
https://uploads6.wikiart.org/images/remedios-varo/creation-of-the-birds.jpg!Large.jpg

無論是泰雅族或者是太魯閣族,神話中都有占卜鳥影響著族人的生活。在洪荒時代地面和天空很接近,火焰般的太陽把地上的作物都快要曬死了,人也快要活不下去了,只有西利克鳥Sisil自告奮勇冒著被太陽灼傷的危險,飛上天空,告訴太陽後的哈莫天神把天空拉高,解救了大家。從此以後,族人遇見重大事情聽取神鳥的聲音做決定,西利克鳥就成了占卜鳥。

神話場景的場面調度


在一張畫面平視遠山的幽森場景的右下角,藝術家將自己畫成頂著鳥面具彷彿從地面浮出只露出眼睛,而倒映藍天與鳥圖騰像是山中湖泊。這種局部物件劇場拼貼效果組成超現實魔幻感,就像是場面調度mise on scene,電影挪用劇場術語的場面調度,原義是將東西放到舞台上。
攝影:Artemisia /via cellphone, sorry vaguely

在藝術作品的畫面調度上,就成了詩感的物件效果。這樣的如畫效果在當代視覺經驗上,攝影中有擺拍,而在繪畫中就幾乎是藝術史常見的小物件。無論古典藝術中的象徵主義,現代主義後的靜物畫與超現實主義繪畫中和心理意識流有關的小物件,拼貼的場景所呈現的魔幻寫實,留給觀者無盡的想像空間。

把心臟奉獻出來,或是請你把心還給我?


攝影:Artemisia /via cellphone, sorry vaguely



除了鳥類與圖騰之外,心臟也是藝術家作品中不斷重複的母題。平面繪畫之外,並以傳統編織為媒介,用刺繡呈現的心臟,竟也是泰雅族刺青的祖母臉孔。是一張充滿圖騰的臉。泰雅的圖騰就成了藝術家不斷回應祖靈召喚的元素。

純淨的另一面是刺青圖騰,心臟以傳統刺繡表現,並且心臟圖騰與祖母刺青的臉龐融為一體,這大概是我看過使用轉喻語言最慧詰的藝術作品之一,並堪稱最簡潔的托喻體。

攝影:Artemisia /via cellphone, sorry vaguely

身為太魯閣族,傳統女性在成年禮必須圖繪在臉上的圖騰印像,成為歷史印記,這種屬於過去傳統,Gaya賦予一位所謂傳統美德女子的禮讚不再適用於現代社會,這些顯明的圖騰似乎必須用藝術視覺的手段來記錄下來。

於是,一系列紀錄傳統圖騰的繪畫因此而被生產。在一件純白色系列的自畫像般的女體與傳統充滿華麗刺青的臉孔對比,在現代一位被社會價值所期待的出嫁新娘所謂的充滿純潔美好德性,與傳統只要是具有完善編織能力的泰雅太魯閣女孩,恰恰是西方新娘價值的白色無暇與太魯閣族Gaya規範裡待出嫁美德女子充滿傳統圖騰強烈對照。

攝影:Artemisia /via cellphone, sorry vaguely


視覺傳達的藝術家任務


傳統編織與圖騰所記錄的並不只是圖像,也具有敘事的紀錄,有的甚至是部落遷徙的故事,被記錄在傳統編織裡,編織是對於族群傳統是文化書寫。正是這樣的文字圖像的傳導語言功能,宜德思˙盧信也創作了類似西方蘇美人楔形文字泥板的作品,她想探討的是圖像與文字之間的關係。(注:描述的作品未拍照)
攝影:Artemisia /via cellphone, sorry vaguely



從圖騰、編織到文字,宜德思˙盧信以藝術家身分在傳達太魯閣族美好的文化傳統。南島語族中泰雅語系幾乎是最古老的語種,太魯閣族的Gaya音似西方大地女神蓋亞,所指是太魯閣族所稱呼的祖訓、規範與社會法律(注:有的系群稱gaga),透過這樣的Gaya與大自然合諧共存,尊重傳統領域,或許藝術家族群所稱呼的祖訓,也是大地之母蓋亞的定律。

(舊評寫於201410月,未發表)
後記:此為藝術家2014.10展覽於台北學學文空間

軟土深掘 : 歷史性之後與反敘事之前觀看敘事紀錄片與found footage

  影片來源:YOUTUBE_廖克發<<還有一些樹>>片段 「動態影像*在電影院做放映,與在美術館作展出,兩者的差別是甚麼 ? 」我對於藝術視覺影像的古典提問。 敘事,就是描述故事         在紀錄片 << 還有一些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