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

[筆記]:誰管誰說的,是說了什麼比較重要

Michael Foucault
1969 “What is an Author”, in The Art of Art History: A Critical Anthology. Donald Preziosi ed.,Oxford and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pp299-314.


Michael Foucault在論作者之消失,主旨是指出論述取代作者。傅科先提出批評與作品的關係,他認為,批評的任務不是去重新建立作品與作者的緊密關係,或是透過作品重新建立作者的思想與經驗,而是要研究作品的結構的內在關係。(301)對傳統書寫的概念之下的作者定義。他提出「先驗的無名者」以超越經驗論的作者特質。經驗論的作者,如果歷史是為了不要遺忘,書寫的宗教層面意義是將宗教超驗的隱藏意義與重新轉介出來。這種書寫的概念給予作者一個先驗的優越位置。在馬拉美之後作者之消失史我們要將傳統19世紀的延續與解放延續的作品架構兩者區分開來。作者已死的概念留下一個空無的空間。(302-3
作者的名字(the name of the author)其實就是the proper name (好名聲?)的概念。
傅科認為傳統作者功能具有四種:
  1. 作為挪用的客體。也就是說寫作是特殊形式的財產,作者是其擁有者。原本論述不是一種可被佔有的客體,而是行動(action),寫作原來是一種要干犯風險的姿態(gesture),直到寫作陷入社會秩序定義出的價值與交換圈,透過系統與論述的實踐,寫作的危險被整合成財產。(305
  2. 作者功能不是永久有效運作,也不是普世皆然的。中世紀時作者的名字不重要,作者通常是無名者。真確性不需要個人/作者來確立。這是和時代有關的。此外,時代的論述有時是風格(style),他研究對象是時代社會背景與環境,有時是類型(genre)其研究的對象是典範norm
  3. 作者不是自動地由一個簡單的論述來表彰出來的/來建構的,而是為了建構一個理性實體(我們稱之為作者),而複雜操作出來的,我們所謂的個體、作者其實只是他們的投射。這複雜的操作就是時代與其論述。307
(這裡非常傅科,知識即權力,真實的建構實體是權力的機制操作也就是說所謂的真實是權力論述建構出來的。而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真實)
  1. 最明顯也最重要的是,作者與合法的機制系統緊密相關。傅科的作者定義是窄義的,凡是具有合法特徵的文本生產者,即稱作者。作者不僅是一個人生產一件文本、書或是作品而已,而是指像是理論、傳統與規訊教條的作者,他們會再產生更多的作者與文本。換言之,作者佔有跨論述的位置。(309)換句話說,有作者的概念的歷史,就跟文明(civilization)一樣古老。這種類型的的作者是「傳統論述的繼承者」。作者能假設的社會關係的不同形式是論述特質(313)故須有論述的歷史分析。

主體不再被視為有創造力的角色,而應當將主體視為具有可變異與複雜的論述。()
所以回到傅科以Brecht:「誰管是誰在說話」,而應是不管誰在說話,他「說了什麼」。



[筆記]:表達說

文本與語言、表達


Christie and Orton在“ Writing on a Text of the Life”一文中從整理葛林柏格以來的表達理論中對於藝術家表達的論述整理出一個藝評翻譯詮釋和藝術家生平傳記的問題。以解構主義的文本性來代替歷史性的討論,認為意義是由文本所決定,而不是意義決定文本,一個藝術家也是在這樣的文本中被生產出來的。在這樣的討論中,藝評中的藝術家生平描述成為文本生產過程中的意指鏈的指符。藝術家名字成為不同文本中的指符鏈所組合的一個代名詞(proper name),其所指依照不同文本所組合而成不同的意義1。藝術史中所認定的藝術家傳記已經不再具有決定意義,而是將意義交由文本性。換句話說,藝評的位置成為其中一個文本性,現代主義以來的表達概念,已經不再是概念,而是當代藝術批評中的客體。
這就引發了我對於表達一辭的思考,我們是如何看待藝術作品”表達”這個問題?尤其當羅蘭巴特認為應該用文本代替作品的概念之後,作者權威喪失之際,藝術家的表達已經不再是重點,那藝術作品的表達又應該是什麼?



現代主義以來由葛林伯格將康德視為第一個現代主義者的藝術思路,而將藝術史的書寫置入自主化的創作表達之中。談論表達時,我們也將主體性的思考放在藝術創作者的作者中心來看時,表達理論也圍繞在作者中心來討論。在Dabney Townsend的美學思考中,如果將主體放在作者時的討論時,可以有作者意圖(intention)、啟發靈感式(inspiration)、原創性(originnality)三個面向來談藝術作者與藝術品的問題2作者中心的討論集中在表達理論的範疇中,也將創作即表達、藝術即自主性放到傳統化的途徑上。

我們是以審美價值美學式愉悅問題參雜入作者創作表達性時,傳統康德以來所提出的無目的美學式愉悅和表達的問題就有了矛盾,當代藝術作品中,那些無法用無利益的、無目的的、純粹沉思靜心作用的理論解釋時,就必須尋找另外一種途徑來解釋作品的例外,尤其是在觀念藝術以來的理論問題化的處理上。


美學式愉悅的定義只作用在現代主義藝術,在抽象表現主義之後,在極限主義裡到達了極端,也就是無目的性的極端,也因此將無利益逆轉為商品化的功能。從這個面向來看當代藝術中的愉悅問題,會發現其中一個特質便是”無利益”與藝術自主性面向的討論是否失效?而作者企圖與表達的面向也因此被突顯出來。這種美學愉悅的討論之矛盾,也逆轉為反思現代性的討論,如Foster援用精神分析語彙”缺乏”(loss)指出”歷史感的失落”來討論作者表達謬誤

Hal Foster在”The Expressive Fallacy”一文中處理了這個表達理論上的謬誤時,他對於德國新表現主義的表達是一種反動,以回歸平面來表達歷史感的失落。德國新表達主義的抽象畫的問題不能用重回表現主義或者復古來思考表達性,他將”表達”視為普遍化的藝術特質,並以幾個當代藝術如Sindy Sherman的攝影扮裝為例,認為表達是一種語言,藝術作品中的語言特質是需要被翻譯的。表達一辭不再是傳統表現主義的藝術自主性強調藝術家主體情感,而是一種語言,是具有立即性的語言,但是也是需要轉譯的語言。以這個論點來論,他將新表達主義的創作翻譯為為「現代性下的歷史感的缺乏」的表達,也是藝術創作中因現代性而有的西方式憂鬱特質。3 如果用這個語言面向來看待當代藝術作品,藝術作品便是在一個論述空間中運作的語言。但是每一件作品都有其表達的語言嗎?藝評成為此種特殊表達的翻譯嗎?這是否就鞏固了藝術批評的當代位置?藝評是否為藝術作品作為表達語言的解碼、詮釋者?






葛林伯格的論述用「表達」來代替「內容」字眼,解釋平面媒體的內容即表達,以及媒材特殊性來看媒材與表達的老問題在當代藝術實踐上的侷限在於純粹表達如抽象表現主義的符碼太少,對於葛林柏格來說,內容就是情感的表達4,也因此在Christie and Orton討論Rothko的一幅畫時需要更多其他文本來支撐其意義。

麥克魯漢說電燈泡是沒有訊息的媒體,如果用這方式加以描述抽象表現主義,就畫布就是空白的燈,大量的情感加諸其中而成媒體景觀中的一環。



1J.R.R. Cristie and Fred Orton, “ Writing on a Text of the Life” in Avant-Gardes and Partisans Reviewed,(N.Y.: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295-314.
2 Dabney Townsend, An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MA: Blackwell, 1997), pp.98-124.
3 Hal Foster “ The Expressive Fallacy”, in Recodings : Art, Spectacles, Cultural Politics , (New York : The New Press, 1990), pp.59-77.
4 J.R.R. Cristie and Fred Orton, “ Writing on a Text of the Life” in Avant-Gardes and Partisans Reviewed,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6 ), pp.298-299.

[筆記]:Marcuse與藝術的顛覆潛力與頓挫

什麼是馬庫色認為的藝術顛覆性

from the text of
Carol Becker, “Herbert Marcuse and The Subversive Potential of Art,” in Becker, 113-129.
Becker, Carol, ed. The Subversive Imagination: Artists, Society, & Social Responsibility.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1994.


Becker解釋對於M而言藝術是一個位置(location)此位置是一種被設計好的想像空間透過此空間自由被經驗。他不只是具體的物理空間像是一件作品、一個事件、一個表演,更是心理空間,他認為藝術是透過創造一種虛構的世界將真實鏡現(mirrored)而挑戰在這種專斷性真實的範疇中人類的情感與經驗無法找到出口(outlet)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被編織成的世界變得”比真實本身更真實”。
藝術是一種實現(fulfillment)的可能性,唯有轉型的社會可以提供這種實現。藝術提醒了什麼才是真正充分整合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追求超越異化的自我滿足感。藝術是滿足的備忘錄。藝術賦予將希望持續活力的一種張力。「記錄了什麼曾經是快樂的經驗並且企圖追尋這種快樂回返。」M認為藝術是在想像之中保持的人性的圖像,是一種人成為可以沉浸在自由的社群之中生活的物種。這是便是在階級社會中要辨認出來的藝術潛力。解放人類心靈的圖像可以透過藝術來溝通。她未必是提供一個烏托邦式的圖像,而是在這種情感中可以引出(elicit)藝術解放、自由、快樂的人類圖像。

換句話說,藝術潛力便是在階級社會中提供這種保持樂觀希望的圖像。那些是存在藝術之中,透過藝術來溝通此希望訊息並避免異化。而這種潛力是在藝術的內在性,而非外在性。

在談論政治藝術時,馬庫色認為藝術是estrangment,具有IndirectMediatedFrustrating三種特質。藝術應該是有距離感的。也因此在這種政治藝術中,他認為不直接介入的藝術比直接介入的藝術來的有顛覆性。直接的藝術如普普藝術將藝術連接了日常生活所見的景觀,和有距離感的藝術原則是違背的。

以上馬庫色解釋政治藝術的不直接性與中介性時其實非常古典。也因此我們從他討論頓挫來談,看當代藝術的頓挫。

新馬克思主義者與頓挫
更接近白話的意涵來翻譯frustration其實就是很白話的「挫折感」。
馬庫瑟所指的頓挫?


後來的勞孔怎麼了?:後媒材情境的媒體特殊性




Rosalind Krauss, A Voyage on the North Sea: Art in the Age of the Post-Medium Condition,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99)/photo source: amazon.com

後來的勞孔怎麼了?:後媒材情境的媒體特殊性

  1. 後媒材情境


Rosalind Krauss在談論後媒材情境時,以比利時觀念藝術家Marcel Broodthaers(注1)品中對於過時科技的注目為例,她花了很大的篇幅描述作品系列,從她整理系列化作品從曾經展於德國文件展的《Museum of Modern Art, Eagles Department(1968)系列中以針對虛構博物館放置在商品化社會的框架中的討論,將使用價值為藝術機制中交換價值甚至是符號價值的交換面向





而認為Broodthaers的虛構美術館作品背後具有觀念藝術與媒材議題的空間可供深入討論。除了作品圖畫理論將商品化的後現代情境納入,訴說藝術物件的物質條件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理論對於藝術的推銷(promotion。作品《Ma Collection》呈現藝術家對於19世紀物件的喜好;以及1960年代後期至1970年代早期作品模擬早期電影發明時媒材粗鈍感的特質,啟示Krauss援用班雅明對於攝影所指出的過時特質(obsoletscene)1來提出「後媒體情境」是對於藝術創作實踐中採取過時科技的思考下產生。2

Clement Greenberg整理17世紀以來藝術史內容與表達的問題時是圍繞在媒材上的進程討論,他認為藝術階段中具有支配性藝術媒材往往影響了附屬地位的藝術。他認為17世紀印刷術的發明使得文學成為支配性的藝術,從而影響了繪畫的敘事,藝術家在同一畫面中放置不同時空的物件,這種影響力使得主題成為繪畫的內容。

18世紀浪漫主義對於情感的重視,媒材是藝術家情感與觀眾的中介,而最理想的情況是媒介之消失,而啟蒙時代理性與科學的重視更使得繪畫朝向幻視空間的經營,而不重視理解表象。
19世紀波西米亞藝術反對概念,認為藝術是自主的,使得形式化成為藝術的主題。他並以音樂為例來討論情感表達與感官化的影響,也訴諸現代主義以來情感與表達理論的基礎。現代主義藝術從Coubert以來的進展是朝向平面化的表達。3

Christie and Orton指出Greenberg在”Toward a newer Lacoon”中主要為研究前衛藝術(指現代主義藝術)的內在歷史。其提出兩個論點,第一是媒材與主體的翻轉(invert,從主題轉變成媒材),即20世紀的現代主義藝術(他用前衛這個詞來指稱之)將藝術史中Panovsky所稱的主題(subject matter)轉成對於medium的興趣第二也就是媒材所專注的表達4
為何Greenberg將這篇處理不同時代的主流藝術媒材問題的文章命名為朝向一個新勞孔呢?主要是為了繼承萊辛的討論。5德國美學家萊辛 Lessing1729-1781)的名著《拉奧孔》(Laocoon),他通過特洛城祭師拉奧孔在希臘雕塑作品與羅馬史詩中不同的形象,來討論詩與畫的異同,並提出不同媒介有不同美學的命題。隱藏未明說的是在繪畫中因為媒材特殊性應該有一個不同於雕塑、詩歌的Laocoon形象。
那對於Greenberg而言新的Laocoon便是強調繪畫的特殊性。



克羅斯在後媒體條件論述下針對了葛林伯格的媒體特殊性為化約為視覺性(opticality)的物理條件而論,指出現代主義式化約主義將平面性限制成繪畫的條件的同時,也將材質化約成客體與觀者之間的vision關係。當在這樣的化約限制中想要發展出新的藝術時,就發展出抽象表現主義與極限主義的速度感。Krauss認為Clement GreenbergMichael Fried的媒材特殊性只能解釋抽象表現主義,卻不能解釋過程藝術,而化約式的視覺性也不能解釋藝術的內在差異。(p27-30)61960年代反對Greenberg與抽象表現主義聚集興起於紐約蘇荷區的結構電影為例,電影的材質就不能用物理性來解釋而將其化約為同一性時,卻忽略了其異質性。也因此結構電影為了處理video的異質性而將其視為實踐而不是媒材使用。這種情境也是藝術純粹性被解構,以及自我認定的自主性延異成自我差異時,跨學科的解構理論支撐了藝術實踐,如Fluxus的跨領域藝術實踐。但是這種異質性朝向理論化的可能,卻又有可能在商品化邏輯下使得理論成為為藝術推銷的推手,反而最終的理論將會是資本主義本身。(p32-33)7克勞斯似乎認為在現代主義化約式的媒材特殊性的舊模式討論之下,朝向理論化有個危險是資本主義情境的同一性。
Krauss認為過時科技與現代主義起源(origin)具有連結的可能性。她指出可以辨認的起源有兩種,一種是沿著現代主義物質與媒材上化約與平面化,另外一種則是沿著觀眾投射到影像上而尋找自身真實經驗中的影像源頭,但是兩種都無法完整。這種觀看慾望的不完整也告訴我們虛構是不完整的。Broodthaers取材自虛構性的創作指向這種虛構故事的不可能,而這種不可能正是媒體的情境。(p52-538她繼續闡述這種現代主義單一化與藝術史的連結現代主義平面化與單一性的結果將繪畫媒材極化為零,使得繪畫成為物Broodthaers作品中的「圖片理論」背後是現代主義化約為物的寓言故事。這種單一化在Broodthaers的創作自述稱為「一種單一化的瘋狂,成為極限主義、機器人甚至是電腦。」(p539

換句話說這裡埋藏了對於葛林伯格的現代主義藝術媒材特殊性的修正。也因此Krauss在理論框架上回到媒材的討論,並不是現代主義式對新媒體的討論,而是舊媒體--挪用班雅明的術語就是陳舊與過時的技術。「科技的普遍性將原來科技的特殊性轉為為陳腐與過時的條件下」變成為Krauss論述後媒體的理論架構,也就是非歷史性的媒材特性。這種非歷史性也展現在攝影媒材上,當他成為理論概念時,他不再是本質的物,而是建構的物。





  1. 媒材的再發明



Krauss在另外一篇文章圍繞在討論「媒材的再發明」(reinvent)這個概念來討論攝影的媒材觀念時將科技過時與後媒體情境之關聯說明的更清楚。
她根據班雅明所稱照片的過時具救贖的特質來發展,而指出攝影已經是一種理論的概念,不是本質的物質條件,並認為攝影在美學上對於藝術具有感染性。10

在這此論述架構下,Krauss認為攝影的理論背景除了是index與痕跡的操作將自身再發明為神話,是在歷史與政治操作的文化生產面具,已經從過去的實用價值轉為交換價值,而成為景觀社會的純粹符號交換等之外,還可以從班雅明討論複製時代的機械生產的特質,所提出的過時特質(obsoletscene)來討論。而,攝影媒材的敗壞,不僅是因為布爾喬亞興起帶動新科技媒材的使用之商品化結果,更是因為攝影自身就是一種媚俗的藝術,班雅明稱其為「敗壞與品味的明顯衰壞」。

  Krauss將這種大眾化媚俗特質與藝術實踐如何採取攝影做為工具進行詳盡的描述,她認為攝影的藝術性就是大眾易取與權威感的佔有,易言之,它的藝術性就是媚俗,就是它的非藝術性。

班雅明說明在Atget的攝影作品便可看出這種特質,他攝影中無人的城市場景可以看作是「一種階級謀殺的無意識場景」。在這樣的論述框架下,討論攝影媒材性不再是歷史的物質條件,而是美學條件。Krauss用杜象的現成物藝術概念來比擬班雅明所言的攝影的再生產性,攝影鏡頭所捕捉的攝影是世界的現成物。當攝影媒材進入藝術領域時,他本身理論物件成為藝術實踐的工具,進而也成為解構的物件。

1960年代興起的觀念藝術中的文件式攝影與1920-30照片寫實主義的關係,以及在1980年代的挪用藝術中大量使用攝影作為媒材,都說明了藝術實踐中如何充分使用攝影的非藝術特性作為工具。而這種使用的前提是攝影的媚俗特質,也是1980年代旅遊主義興起與新技術造成舊攝影技術過時的雙重作用將攝影再發明為美學的媒材。11再發明的意涵指涉建構式的理論層次,在這個層面上,Krauss媒材概念不是本質論而是建構論。
因此,Krauss認為此傳統的媒體概念如繪畫、雕刻、圖畫與建築並不能包含攝影,再發明媒材必須將媒材一辭理解為「從科技支持的物質條件所發展出來的一套傳統。

而這發展出來的傳統具有同時能幫助記憶與投射的表達。」攝影重新發明為媒材正是因為大眾使用造成攝影的歷史條件為衰敗的科技,使其處於後媒體條件下所產生。12

整體而言,Krauss認為對於媒材一辭的主要論點為「必須差異地理解媒材,而不是化約是與單一化。科技的支持(technical support)使我們更能掌握媒體的內在複雜性,例如Broodthaers就掌握了虛構性做為媒材。 (53)13

她認為媒材特性不應該是物理上的物質主義指涉,而是理論的概念並將其朝向差異性來討論,
易言之,她認為的媒材不再是單一物理媒材,而是差異概念的理論上的媒材。而這裡理論上的媒材指的就是美學意涵的媒材,而不僅是科技技術的媒材。

  1. 異質性


  Scott Rothkopf在對於Krauss書評中指出她鋪陳出關於藝術純粹性與藝術本質的討論可在「觀念藝術」、「媒體的異質性」與「藝術作為理論」三類來討論。但是Krauss仍是將「後現代主義」與「有差異的特殊性」(differential specificity)兩者區分開來,因為前者是完全浸淫在資本主義的懷抱中,而後者賦予藝術世界救贖的潛力。
後者建立一種新的觀念、一套整合藝術世界、理論與美學,也是後媒材的複雜性情境,但是仍是和資本主義社會無法分割的。14
Krauss討論後媒材情境下的舊媒體15被使用為新的藝術實踐的美學條件,她所對應的是現代主義的媒材討論如何放到後現代情境裡討論,採用的藝術實證不僅是1960年以來的攝影如何被挪用在觀念藝術當中,更是觀念藝術中的觀念本身如何成為媒材

如其指出Broodthaers的系列作品概念已經是當今大型雙年展中的藝術實踐概念模型,或者說虛構已經成為一種藝術媒介。

Colman的觀念藝術中使用大眾媒體幻燈片放映作為藝術呈現的載體,也是採取過時與媚俗科技來做為媒材,Krauss並用羅蘭巴特的第三意義(?)來說明其作品中靜態攝影具有電影材質水平式敘事的特質16

她分析了Christian Marclay的錄像作品《Video Quartet(2002)剪接了著名的有聲電影片段,並用四軌投影製造出的水平擴張式的效果。Krauss以其作品中同步錄音的特質,表達了媒材特殊性,以及法國藝術家Sophie Calle的觀念藝術,並認為其媒材為「文件式的訪談」。17

我們可以發現異質性的媒材與媒材的異質性是討論後媒材實可以進一步討論的,在Marclay的錄像作品中處理的焦點正是電影媒材的特質,利用蒙太奇剪接所縫接(suture)的影音效果,而rauss在討論錄像時強調科技支持物所帶出的是一套美學傳統,換言之錄像媒材的特殊性便是電影理論在後媒材情境中的一種反思姿態。18

也因此討論錄像電影化的作品不是處理電影理論,而是處理電影理論中如縫接理論等應用在後媒材情境的反思。而DizgaVertov的《持攝影機的人》是最早的鏡頭觀點反思使用。
如果我們要談論「新媒體藝術」在Krauss的術語中也不是適當的,media一辭也不可將其視為物質面向的理解(新的科技使用),而是應將其理解為科技支持物下所能發展的「一套藝術表達傳統」
換句話說,在後現代情境下,沒有新舊的媒材之分,只有觀念上的差異,各種新舊媒體是藝術家如何運用技術物質來表達的媒介,重要的是在藝術實踐時,觀念反思的重要,否則只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大眾化媚俗藝術。

因此,在討論媒體特殊性的範疇時,必須要考量的是媒體異質性並非是物質與物理特殊性,而是差異的特殊性。
因此Krauss的後媒材論點提示我們:在應用到錄像藝術的討論媒材範疇時,可以放在觀念藝術的發展脈絡裡來談(?)電影錄像材質的異質性必須納入,而不是視為同時性的媒材挪用而已。






(後記:
1這是2008讀書報告:後續概念/從具體的物的媒材(material/medium),到以抽象的觀念為媒材(medium/media),媒材與媒體之區分。
2延伸閱讀
 The Theatre of Photography
   http://sens-public.org/article1394.html?lang=fr






注1Marcel Broodthaers (1924-1976) worked as a poet and critic until the age of 40, when he declared himself a visual artist. Over the next 12 years, he moved between Brussels, his birth city, and Düsseldorf and London. From 1968 to 1972 Broodthaers operated the Musée d’Art Moderne, Département des Aigles, an itinerant museum devoted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ole of the institution itself and the function of art in society. 

https://monoskop.org/Marcel_Broodthaers

1 obsoletscene,我在2007年原翻譯「陳腐」,後來發現「過時」較合宜,讀書死嗑時其實不大懂很多概念,RK指的後媒材特性其實是指過時的媒體,例如數位化時代的膠卷老照片,或者現在來看是錄音帶、卡帶等古董級被淘汰媒體。這可以用過時科技來思考。
2 Rosalind Krauss, A Voyage on the North Sea: Art in the Age of the Post-Medium Condition,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99).
3 Clement Greenberg, “Towards a Newer Laocoon” (Parisan Review,1941)Reprinted in Collected Essays and Criticism, vol. 1, John O’Brian, ed.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pp.23-38.如果我們要探究勞孔的象徵意義,根據德國批評家Lessing在區分繪畫是空間藝術,而詩為時間藝術為兩種不同的藝術到Greenberg這篇文章文題指出一個新的勞孔,是否將藝評家自身設定為敢言人所不敢言的批評家自許的傳統,也是現代主義精神對傳統的批判?
4 J.R.R. Cristie and Fred Orton, “ Writing on a Text of the Life” in Avant-Gardes and Partisans Reviewed,(N.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295-314.
5 《勞孔》德國啟蒙運動文學的傑出代表萊辛著。副題是《論詩與畫的界限》,今傳本二十九章,是全書的一部分。萊辛從比較“勞孔”這個題材在古典雕刻和古典詩中的不同的處理,論證了詩和造形藝術的區別和界限,闡述了各類藝術的共同規律性和特殊性,並批判了文克爾曼“高尚的簡樸和靜穆的偉大”的古典主義觀點。 萊辛認為,一切藝術皆是現實的再現和反映,都是“摹仿自然”的結果,這是藝術的共同規律。只是繪畫、雕刻以色彩、線條為媒介,訴諸視覺,其擅長的題材是並列於空間中的全部或部分“物體及其屬性”,其特有的效果就在於描繪完成了的人物性格及其特徵;詩以語言、聲音為媒介,訴諸聽覺,其擅長的題材是持續於時間中的全部或部分“事物的運動”,其特有的效果則是展示性格的變化與矛盾以及動作的過程。作者還討論了空間藝術的繪畫、雕刻和時間藝術的詩是可以突破各自的界限而相互補充。繪畫和雕刻可寓動於靜,選擇物體在其運動中最富於暗示性的一刻,使觀者想像這物體在過去和未來的狀態。詩可化靜為動,賦予物體的某一部分或屬性以生動如畫的感性形象。萊辛於是看到了文藝的共同要求,就是賦予描寫物件以生動的、豐富的具體形象。就各類藝術所表現的美學理想看,“表達物體美是繪畫的使命”,美是造型藝術的最高法律;詩則不然,它所摹仿的對象不限於美,醜、悲、喜、崇高與滑稽皆可入詩。
      
《勞孔》批判了文克爾曼古典主義觀點和其他一些從法國移植來的古典主義理論。歌德說:“這部著作把我們從一種可憐的觀看的領域裏引到思想自由的原野。”對後世影響深遠。
(以上文字來源應為WIKI)
6 Rosalind Krauss, A Voyage on the North Sea: Art in the Age of the Post-Medium Condition,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99).pp.27-30.
7 同上,pp.32-33.這一段關於video異質性的申論值得再進一步玩味。例如,「為何錄像藝術的異質性可以稱其為藝術實踐而非媒材使用?」。而Krauss稱其為「因藝術純粹性被解構,自主性成為自我差異」
8 同上,pp.52-53.
9 同上,p53.
10 Rosalind Krauss, Reinventing the Medium, in Critical Inquiry: 25(2), (winter,1999).p290.
https://www.journals.uchicago.edu/doi/pdfplus/10.1086/448921


11 同上,pp.291-296
12 同上,p.296
13 Rosalind Krauss, A Voyage on the North Sea: Art in the Age of the Post-Medium Condition,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99),p53.
14 Scott Rothkopf, “Krauss and the Art of Cultural Controversy”,in http://www.thecrimson.com/article.aspx?ref=112770,May, 1997.
15 Krauss在討論Pollock作品的水平式空間實踐時,也曾提及媒材與媒體認為在當代藝術實踐裡談論媒材其實就是談論媒體。參考Rosalind Krauss, “The Crisis of the Easel Picture”, in Jackson Pollock: New Approaches, Kirk Varnedoe and Pepe Karmel ed., (New York: MOMA, 1999), pp.155-179.
16 Rosalind Krauss, “Reinventing the Medium”, in Critical Inquiry: 25(2), (winter,1999),pp.
17 Rosalind Krauss, “Two Moments from the Post-Medium Condition”, in October:116, (Spring 2006),pp.55-62. 在這篇文章中她分析了Christian Marclay的錄像作品《Video Quartet(2002)剪接了著名的有聲電影片段,並用四軌投影製造出的水平擴張式的效果。Krauss以其作品中同步錄音的特質,表達了媒材特殊性,她也舉DizgaVertov的電影《持攝影機的人》為例認為電影媒材的是最可以表達電影媒材特殊性的電影,「現代主義式自我引用(self-reference)」的手法透過蒙太奇剪接呈現觀點鏡頭被後看不見的人追逐另外一個持攝影機的人。因無法確切理解「現代主義式自我引用(self-reference)」其所指,必須在電影的媒材特殊性時,引用相關電影理論議題的討論再討論之。
18 同上,p57.

2019年10月7日 星期一

當代藝術中傳統經典的挪用與改寫:從《鵲華秋色圖》到《本生圖》






當代藝術中傳統經典的挪用與改寫:從《鵲華秋色圖》到《本生圖》
(2009)


一、當代藝術中的宗教用典現象


        1990年代以來台灣當代藝術中出現宗教與神話經典挪用(appropriation)現象,無論是油畫圖像或是攝影乃至裝置,都有從傳統文化知識引用典故與再創作為藝術家個人新作品的現象。例如吳天章2002年的數位影像輸出作品《永協同心》、《同舟共濟》在內容上製造濃重輪迴轉世的傳統宗教觀念於其中,尤其是《夢魂術》(2004)、《移山倒海術》(2005)等作品,在視覺構圖上延續藝術家作品系列諧擬風格而以沙龍照場景入景,在取材上改寫民間道術的古典圖式,呈現圖象與符懺文字並置1

吳天章/《夢魂術》/2004/相紙雷射輸出/326×220 cm/大趨勢畫廊

作品說明:同上
      這種著迷於民間符懺圖文與怪異小說的圖文並置形式,也是侯俊明在1990年代作品的主要符號。在採取傳統版畫圖文形式的傳統形式所創作《搜神記》(1993)的系列作品中,以古籍木刻版畫圖文形式,一來參考晉代干寶同名志怪小說《搜神記》,借用古老的傳統圖式形式為載體,或者挪借典故如刑天與女媧的神話原型,轉化成六腳侯氏神話。而1998年在北美館雙年展展出《極樂圖懺》時,更印製出佛經善書雙面摺頁出版品。傳統經典在侯俊明作品裡只是形式的空殼,是視覺形式的借用,內容在1990年代的聲色犬馬感官世界中如同版畫的技術載體,是不斷複製的眾生相。侯俊明的神話書寫,其實更像是藝術迷思之製造,在這種形式借用上,傳統文化成為被借用的形式,內容是與形式符碼不直接相關的圖像,藝術家較關心的是身體圖騰化的濃縮形式,在藝術政治化的年代裡,侯俊明作品是情慾書寫身體政治化,僅是在形式上透過版畫的視覺語言而挪借了民間宗教傳統圖像的語彙。


侯俊明/1993/《搜神記》

       王嘉驥對於圖像中使用傳統典故所營造的神話色彩,提出「反聖像」與「新聖像」的藝術聖像(icon)詮釋。他認為反聖像是1990年代以來的現象,和社會新宗教興起有關2。他將此反聖像的美學置於1987年台灣解嚴後的時代來解讀,是屬於後解嚴時代的一項指標,也就是南方朔所謂的時代徵侯。無論是徵侯或是現象,南方朔認為這是符號化的藝術,而王則認為反聖像到新聖像代表了時代的開放與自由程度。3
「反聖像是一種摧毀,一種告別,一種決裂。在相當程度上是為了開創一套不同的系統,有的時候甚至是為了創造「新聖像」,儘管新聖像不一定更有內容,但卻比較能夠反映新的時代現象與自我。」4王提到了當代藝術現象中藝術自我的反映,無論是造神或是反聖像、新聖像,都指出了當代藝術圖像中聖像之製造,而這聖像並非過去宗教的造像,而是時代現象與自我的造像。王嘉驥的解釋嘗試以藝術社會學的角度來解釋藝術史,借用西方藝術史中聖像解釋來詮釋本地藝術創作的神話造像現象,在二十世紀末的台灣,在藝術批評正開始朝向論述批評時,的確為當時的政治宗教化的社會氛圍注入一股主流詮釋的解釋力。而電腦藝術與偶像崇拜的圖像也的確在當時成為一種新的圖像製造趨勢,諸如洪東祿的電腦遊戲春麗一般的偶像崇拜圖騰化,施工忠昊的造神計畫,姚瑞中的攝影圖像貼金箔的蒙太奇效果攝影,都是當時反聖像與新聖像的新鮮造神崇拜(cult)現象。

對於藝術作品中神話的再使用,高千惠指其為「80年代受到歐陸超前衛影響,是在歷史再閱讀的刺激下,所發生的文化圖像再傳承的現象。她認為從中國傳統方圓符碼做為文化象徵,乃至新文化拜物圖騰的再製造,是台灣視覺藝術在叛神、尋神與造神的過程。5所謂超前衛指的是「以傳統形式、非政治、折衷主義,並以挪用歷史、非西方、通俗文化圖像為特色的1980年代的歐陸畫派」。6如果以西方現代主義以來流派的分類將使用傳統形式並且使用歷史圖像、寓言典故的東方自身知識圖像類分為「新前衛」,便是將台灣當代藝術寫到西方藝術史中,而這正是後殖民論述中對於如何建立自身、不以西方典範為單一架構企圖重新書寫的反身思考。
在侯俊明與吳天章的作品中反映了一九九○年代藝術除了在九十年代藝術的氛圍中,一則呈現王嘉驥所謂的反聖像與新聖像的藝術文化現象,也同時反映了台灣當時在歷經戒嚴後呈現在藝術圖像集體無意識的思考。對於九十年代藝術的反省與分析


二、聖像化與造神運動現象:風格詮釋之侷限

      從反聖像的反美學來看圖像的諧擬與嘲諷感時,挪用具有嘲諷的批評特徵。
從藝術學角度來看視覺藝術中的聖像問題,也指向另一個提問:這樣的造神與造圖象的現象形成了風格嗎?Susan Sontag在〈論風格〉一文中仔細地討論了形式與內容的老問題,她從西方藝術史中十六世紀矯飾主義以來風格與風格化的討論,並將風格化定義為是「主題與方法、主題與形式的區分朝向不和諧」。「主題以一種特定的方式處理或誤導。尤其當材質成為主題時,會使人有耗竭之感,主題在此虛耗過程裡的越來越風格化,遠離了主題並且有過多的修辭。7 正是這「耗竭與過多修辭」之感來看當代藝術圖像聖像(icon)詮釋,可以發現新聖像的出現逐漸呈現一種風格化的現象,材質上的主題與形式的不和諧,而以當代嘲諷為功能。彷彿反聖像反美學是一種時代嘲諷的現象,具有批判意識的風格;但是到了新聖像的製造,則批判性的內容不見了,只剩下嘲諷與諧擬的形式,而逐漸走向過度風格與呈現風格化。主題與形式的不和諧成為特色,藝術逐漸失去它的本質,而淪陷在媚俗與風格化的泥淖現象之中。

       以「聖像化」的造神運動來解釋藝術家的用典與挪用現象,容易陷入了西方論述移植的問題與以西方藝術史典範來討論風格的侷限。如果將當代藝術現象中的自身知識挪用放在風格討論出現上述諧擬與風格化詮釋的癱瘓狀態,那麼將藝術現象至於後殖民與後現代情境中,而循著後現代論述中無風格的拼湊法來解釋是否是更適當的現象詮釋?詹明信(Frederic Jameson)稱後現代主義作品的最顯著的特徵是拼湊法(pastiche),並與諧擬(parody)做區分。

       諧擬,或譯戲仿,是以戲謔的手法模擬其他文本(Context)的風格形式。而拼湊法的概念源自阿多諾,阿多諾曾經在討論實驗音樂時以拼湊的概念來劃分前衛音樂為兩種路線,一為Schoenberg具創意的無音階,一為Straussvinsky違反常規的折衷主義。8諧擬和拼湊法都涉及模仿,是對於其他風格的擬仿(mimicry),是對風格習性的嘲笑,也涉及對其他風格的挖苦。現代主義為戲仿提供相當豐富的土壤。然而,在這種獨特語言的崩解,也就是群體割裂組成越來越多的私人語言,人們可藉以嘲弄私人語言與獨異風格的任何語言規範性已經消失,也就是說風格多樣化後,而呈現沒有風格的拼湊法,而使得諧擬不可能。9現代主義藝術的「表達」到了後現代主義則讓位給拼湊法,也就是沒有風格。10後現代風格可論,無情感表達可言,而只好回到過去,因而產生了懷舊式的電影,在視覺藝術裡則是各種挪用特質的拼湊法(pastishe當諧擬的反諷不再,挪用的拼貼成為抄襲,內容是空洞,沒有指涉也沒有滑稽感時,便是詹明信所說的後現代的拼湊法。
簡言之,後現代主義無風格,而是將現代主義的風格轉用為符碼。
 
       高千惠與王嘉驥的藝術觀察從西方藝術史為主體來詮釋,固然具有社會現象面的觀點,然而主體性仍是以西方藝術史的論述為依歸,也因此當時論述中的主要批判,即藝術創作與藝術批評都身不由己地雙重落入西方典範移植的框架中,也是後殖民論述中對於主體性的反思論潮首先要質疑與批判的藝術機制內部的自我殖民問題。用後現代特徵來解釋台灣當代藝術創作中的懷舊與拼貼的特質時,則簡化了台灣自身的藝術生產,以拼貼的雜燴式無風格的詮釋,認為台灣文化本身即是後現代,將台灣藝術輕易地以殖民色彩單一解釋,而毫無例外空間;甚至是論述製造也呈現台灣沒有主體性。
      風格詮釋的局限不僅是跟隨西方論述脈絡的套用不合乎台灣本土的民情,也將逐漸落入後現代風格的套用模式,而否定了風格本身。我們真的能如此自我催眠地以後殖民論述所質疑與批判的「凝視」議題,自我扮演成西方的透視之眼,當注視著傳統中的視覺圖騰、神話圖像時,彷彿是在注視著異己,彷彿是在觀看著異國情調的奢侈品或是外來物嗎?又或者,輕易將美術史中的藝術作品放在工業化潮流中,將文化原本有的藝術宗教圖騰陌生化了,輕易地將傳統的宗教圖騰與視覺符碼遺忘典故,輕易地失根,將藝術視為商品化的藝術機制,並視之為自我疏離化的藝術生產工業。如果將所謂的民間美術的圖騰與傳統文化的視覺圖像所共同凝聚的意義之網,那麼此意義之網所生產的藝術作品,都可以如此輕易地用西方論述來套用與解釋現象嗎?
       從自身傳統中重新書寫自身成為我觀察藝術現象的重要切入點。我所觀察的不是將這些形式上挪用民間宗教的元素套以西方藝術流派的類分詮釋,並將藝術生產納入西方典範中,而是回到自身傳統知識為主體來思考藝術家如何將自身傳統內容挪用與改寫為「新神話」的現象。

三、挪用與改寫的現象

挪用的藝術

「挪用使得詮釋成為「論述的事件」(an event of discourse),是當代的事件.客觀化意義存在於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中介性,這種中介性召喚一種補充的行動,也就是一種更具存在特質的意義挪用」。11

       當後殖民論述本身如同東方論述的政治戰略時,為了回到自身傳統知識的藝術生產論述之前,先以挪用與用典的藝術現象作為微觀政治來看待,不單單以藝術史的解釋為單一解釋,而借用其他領域的論述詮釋變成為藝術學內部首先的混血戰略,也就是在後殖民框架下來重新檢視藝術史的跨領域論述使用的方法論。
藝術中的「挪用」指的是歐美1980年代藝術主要技巧,並且呈現出藝術家嘲諷與批判特質。「挪用就是借用(borrowing)。挪用是取其他文本中既存的圖像藝術史、廣告、媒體再結合新的圖像一同創作出新的作品的方法。或者某位藝術家的著名作品可能被轉介為自己的表徵。12借用的形式可和拾得物(found object)同為平行同意詞,但是後現代的挪用者不是將現成圖像置於一件新的拼貼作品中,而是將現成作品再畫過、或者再攝製。13藝術在藝術史中挪用經典的最著名作品如杜象竄改蒙娜麗沙的微笑,是對於藝術權威的挑釁,這種批判性在1980年代美國則以女性藝術家Sherry Levine挪用男性攝影家作品的改造最具代表性。這種佔取的挑撥行為不僅是嘲弄著現代主義所尊崇的原創性,更是諷刺著原創性所代表的藝術史典範、威權、父權體制。後現代現象中的挪用藝術是主要對於原創性之嘲弄,將經典挪用,佔取。簡言之,挪用藝術就是以挪用此一方法作為批判工具的集體現象。
吳天章 《紅塵不了情》1997  



李石樵《市場口》1945

這樣的藝術手段成為當代藝術創作的主要工具,但是在創作企圖上卻是在後殖民的自我批判中重新審視自身傳統知識的反思現象中。例如吳天章挪用台灣風景明信片圖像的《告別傷害系列》,或是挪用台灣是日治時期畫家李石樵1940年代作品《市場口》為1997年作品《紅塵不了情》,在1998年《戀戀風塵II—向李石樵致敬》更是將靜態影像動像化之外,男扮女裝扮裝出台灣風土符碼的華麗與虛實之間,製造出諧擬(parody)的風格14

       吳天章挪借了台灣藝術史中的經典,也就是老藝術家的經典文本再加以改造成藝術家想要展現的台客民俗的藝術情調,回到台灣民俗與情調是藝術家一系列作品中挪用台灣老照片的重新書寫政略。吳天章挪用李石樵老畫家的作品是政治式的鄉愁,是懷舊,是復返。

      「挪用」手法具有的批判性與政治性,便成為當代藝術現象政治化尤其是以後殖民論述為政治戰略中最常被使用的視覺方法。中國藝術家洪磊將中國傳統經典與文化表徵當作現成物,在改寫趙孟頫的作品中,以追求現代化之工業地景照片煙囪、土丘、工廠拼貼成平遠圖式長軸畫〈仿趙孟頫鵲華秋色圖〉(2003),作品中冷而準的的震攝力量將班雅明論標題文字圖文產生,引起布烈希特式陌生化與距離化,不被藝術的幻覺所催眠的疏離感的觀眾介入精準地呈現,更透出犀利的批判力,冷而準地嘲諷了中國高度現代化的現代景況。

 


洪磊 2003《仿元趙孟頫鵲華秋色圖》

如此重新回到自身傳統知識,無論是台灣日治時期的本土藝術家作品經典的參照,透露出的懷舊與本土民俗的鄉土情懷,或者是挪用古典經典藝術作品,在題面上與內容以矛盾作為手法,以陌生化的疏離製造觀者介入的思考,便引起筆者思考藝術作品引用經典的現象中所謂「新神話之製造」是否遇到瓶頸,而回到舊的神話、舊的傳統中尋找再創造的元素。
重返自身傳統這樣的藝術現象是政治的還是懷舊的?

用典的斷片現象:以《本生圖》為例

陳界仁/《本生圖》/1996/電腦影像製作照片/208.260cm

在台灣當代藝術實踐上以攝影挪用為主要方法,並可納入後殖民論述中凝視與反凝視的政治命題的作品中,最可供辯認的是陳界仁於1990年代後挪用與改寫老照片的魂魄暴亂系列《本生圖》。以藝術手段論,陳界仁的作品是挪用現成物,即尋得的歷史老照片。不同於吳天章的沙龍照場景般的虛假感所製造的諧擬台客風格效果,也不同於大陸藝術家挪用歷史經典的冷調嘲諷,陳界仁使用的戰爭血腥歷史照片與殘暴身體的割裂感,加上佛教典故佛陀以菩薩道捨身割肉一般的犧牲菩薩行的典故,沒有一般挪用的諧擬,反而是雙重的沉重與刺向觀眾的震
攝感。
歷史照片挪用使用自巴代耶在《愛慾的淚水》一書中的明信片收藏,當巴塔耶注視凌遲明信片之挪用聚焦在狂喜的基督受難聖像造型時,陳界仁也將佛陀割肉的故事用典《本生圖》賦予受難狂喜以東方的佛陀受難形象,而呈現曖昧的藝術視覺。當西方以殖民視角來看,指其具有販賣異國情調,如同法國哲學文藝批評家巴代耶注視珍藏的遠方中國凌遲的奇風異俗的明信片視角時,便是自我殖民化的凝視角度。對於陳界仁作品以後殖民凝視、書寫、身體政治的討論極多,我僅以扥寓的面向來討論,認為作品無法單單以西方後現代論述中平面式的拼湊法來解釋,因為作品呈現的並不是無內容的空洞,反而是過多內容的沉重,而具有托寓式的歷史政治意涵。
Craig Owens依據班雅明對於巴洛克時期悲悼劇的托寓研究,論述延續班雅明認為浪漫主義繼承巴洛克時期的的托寓式華麗而為荒淫,到了現代主義變成了荒涼的形式堆疊,精神本質與形式符碼的不統一。而這精神本質與形式符碼的不一致,便是後現代藝術創作脈衝(impulse--托寓。15
用歐文的論述脈絡我們是以藝術歷史壓制寓言的原因來整理,形式分析強調風格與圖像學傳統時,圖像學研究的對象也偏向解讀象徵的使用大於托寓,托寓是被貶抑的。就如同歐文的論述,托寓的使用使作品偏向歷史化。
在整理藝術史中對於托寓與象徵兩個詞用時,便藏有藝術史典範的問題。在現代主義中托寓體就是現代主義所反對的歷史傳統,如以象徵取向如象徵主義式的詩歌書寫是傾向反傳統的書寫。簡言之,藝術史傳統認為象徵的位置較高,而貶抑托寓體的形式,因為托寓體幾乎就是歷史傳統窠臼本身,是道德說教的寓言故事。
但是,班雅明卻提出另外一種看法,將受貶抑的托寓體賦予新的意涵。根據廖炳惠,在班雅明的作品中托寓體是政治化的敘事:「在種種暴力的摧殘之下,歷史的片段如何重新發展形構其歷史意涵,如何透過辯證的方式,將歷史中具體遭受壓迫與被隱抑不言的部份加以呈現出來。16
換句話說,班雅明以認為應該以辯證法去重新呈現歷史,而不是貶抑歷史。當我們從東方主體來觀看藝術作品時,陳界仁作品中之多重挪用的內容符碼都是歷史化的象徵符碼,挪用是作為批判的政治意涵,而不是掠奪。
托寓式的藝術敘事是以藝術為手段來面對歷史命運,是從西方藝術的符碼中逐漸建立一種自身知識的新的敘事。即使以後結構論述來重新解構作品,符碼的多重離散,既是歷史照片,也是歷史命運,喚起中國性與台灣性的民族認同的多樣化歷史,在觀看中所召喚的是一連串屬於觀看者自身的符碼,來自觀看者的傳統記憶,既是歷史也是典故,觀看者所召喚出的視覺符碼不僅是流動的,也是不斷補充的話語。

托寓與挪用之區分

挪用(appropriation)用德文字義aneignung是「將原本是他者的變為自身所用的」(to make ones own what was initially alien)。這引起我們斟酌當代藝術現象中用典(allusion)的現象,所謂的傳統知識典故是否已經成為異己(alien)、陌生的他者?使用傳統經典究竟是用典還是挪用?這似乎牽涉到政治集體無意識,也就是說那些家喻戶曉的宗教圖像、圖騰、典故,例如叛逆的哪吒原型、盤古開天與女媧娘娘補天、甚至是民間道教信仰的圖騰、語彙究竟是熟稔的自身(self)還是陌生的異己(other)?我們在當代藝術中看見改寫經典的挪用藝術,究竟僅是是批判傳統,還是以當代藝術作為托寓體呈現時代的神話,即一種說故事式的藝術書寫?而這每一個作品都是在這集體敘事中的一個斷片,就像是神話系統中的元素一般。我們有可能找到這新神話、新敘事的結構嗎?
後現代托寓體是一種新的敘事,新的說故事的方法;藝術家成為「新的神話故事」的創造者,而這些所謂新的故事的來源卻又是舊的。托喻(allegory)的拉丁文原意是「拿他者來說話」17,這種話語是不斷地補充的,而其起源的本質已經不再,只剩下斷片的意義。
拿異質的元素來補充,在李維史陀討論科學與神話思維之差異時,就曾經用修補術來作一比喻,修補術就是用異質來修補的結構。托寓體作為一種敘事,這其實和神話思維很類似,但是差異在於,神話雖是用異質物來使得一個結構更完整,但是符號意義裡,使用象徵,意符與意指是固定的而不是流動的。托寓體不斷補充的特性,最後將成為斷片。而此經由藝術表現既揚且棄的歷史觀點以陳界仁的作品為例,儘管作品挪用老舊照片與典故,但是他並不是懷舊的藝術,而是政治的藝術,是重新書寫歷史的藝術書寫,儘管它具有斷片化的特性。
自身挪用的問題以及圖象中寓言所引發的意指鍊,成為當代藝術圖象中豐富的圖像使用現象。
在陳界仁的電腦繪圖作品《魂魄暴動系列》中,題稱魂與魄即來自道學對於人內在靈魂的解釋,而作品〈本生圖〉題名典出「本生圖」(Jātaka)是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身為菩薩種種事跡,是佛教繪畫與雕刻中常見的題材。18這些自身傳統知識與典故不應當以挪用來稱呼,除了藝術家挪用了一張清朝凌遲歷史照片加以改造為「挪用」之「將他人的佔為己用」之外,使用的修辭是經典的引用、在中文系統稱之用典,及典故的使用。
以後現代無風格的拼湊盜用來談論時,作品本身藝術本質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論述與批評,藝術作品成為論述的補充。這樣的藝術書寫現象容易造成一種論述主導,而忽視作品本質也就是說藝術成為觀念,形式不再重要的危險。當代藝術推向藝術作品本身即批評,即論述的現象。
如果加入了寓言詮釋現象特性為「精神與符碼的不一致」,而繼續審視所謂的後現代性斷片式的托寓體現象,將「挪用的技法」當作後現代景觀社會中對於圖象之使用,必須放到新的當代框架中理解,那些在傳統上熟悉的知識用典已經因為現代工業化與政治無意識等當代歷史脈絡而呈現異化、陌生化,也就是後現代符碼凌亂的亂象。
後現代符碼之紊亂,圖像缺乏原本藝術的觀照,這是我們在審視當代藝術中傳統經典改寫現象時必須對於挪用與托寓兩種現象的重要因素。藝術真理所謂的觀照冥想,走向了思想與批判,也就是說藝術本身已經不再重要,觀看一件作品,我們不是觀看而是思想到了背後的藝術詮釋與藝術機制。藝術作品已經失去了他神學靈光的儀式感。

換句話說,重新審視自身知識異質化的歷史脈絡,這樣的藝術生產必須檢視的是台灣日治代以來,從水彩畫、印象畫派油畫過度到國民政府的水墨畫傳統,再到六零年代整個西方移植的藝術史觀裡來重新觀照與反省。這樣的反身、反思式的反省必須從意識形態的政治化現象詮釋生產中脫出,而另外尋找一種詮釋角度。

四、重返古典藝術與用典之現象與本質:是否有一種延續的觀照圖式?

究竟自身文化知識中的道教與佛教圖式的轉化與應用是形成了時代風格,即前述的造神、聖像,甚至是徵侯或者是神話的再創造?或是落入後現代階段的托寓式的斷片化?而此斷片意味著後現代符碼凌亂的亂象。
如果當代的藝術創作是ㄧ片片的斷片,他們有可能拼湊出完整的原始圖象,或者是榮格所謂的集體無意識的思維圖像嗎?我們有可能將這些圖像重新建構成一個完整的集體無意識圖像嗎?或者是修補呢?19

       洪磊的〈仿趙孟頫鵲華秋色圖〉20,在形式上是將當代工業化地景攝影「挪為己用」將之藝術化,但是在內容上,標題的畫龍點睛,將整體錯置,卻又將其跨時空指向人人皆知的中國藝術經典,這也是將「看不見的經典」挪為己用。擬仿是將人人皆知的經典改寫。我們必然先知曉這是著名藝術家的名作,如同達文西蒙娜麗莎微笑是家喻戶曉的名作,擬仿的效果才會出來。換句話說,所有的擬仿必然包含用典,而用典是藝術挪用的前提。
       然而,當代藝術語言並不是強調普羅語言,反倒是刻意選擇冷僻的語言,這時候,擬仿未必有成效,變成了詹明信所謂的拼湊法,是空而冷的符碼。在洪磊作品中明顯表現出後現代托寓的創作特質。呈現出後現代風格以拼湊法或者挪用將舊的元素再創作為新的藝術,這就是一種對於當代藝術中的托寓式藝術作品的定義。然而,藝術政治化的托寓作品也是斷片化的,這是此作品形成的缺點,因為他不是原創的手法,其創作來源是挪用,尤其是攝影的挪用特質,非原真特質將使其意義結構也不斷地增生而成為斷片的拼湊。
   當代藝術作為托寓體,其目的不再是觀照自身與冥想,而是震驚觀者。
       當我們拿同樣挪用與改寫趙孟頫的〈鵲華秋色〉的當代油畫作品鄭在東的1989年《江干雪意,枯山水和鵲華秋色》三聯作中的同名油畫與洪磊的攝影藝術作一比較時,不僅必須重新審視詹明信定義的現代主義的擬仿以及後現代拼湊法的分類法之外,並且產生更微妙的問題意識,這些藝術家為何要一再地引用中國古典藝術中的經典。

      特別的是不同形式與媒材使用同一圖式與同一經典挪用,在感官上給予我們的是不同的視覺經驗。以鄭在東的油畫〈鵲華秋色〉為例,山水畫的圖式,與懷舊的用典,說的不是政治的扥寓體,而是藝術家個人的托寓體,因為藝術家將個人的頭像以加了框的自畫像方式懸浮在山水畫面之上。這是藝術家個人的托寓體,他用中國藝術史著名畫家趙孟頫托寓自己同為中國傳統山水圖式畫家之列的期待。
《江千雪意.枯山水.鵲華秋色(三聯作)》之.鵲華秋色/1989/油彩畫布/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
       王嘉驥曾經在1990年代處理油畫材質時就提出風格形成的期待:「傳統與山水的對話展現到90年代做為台灣世紀末現象來看時代意義時,鄭在東當代油畫作品中重複的文人畫山水與同時代畫家自覺與自我的文化圖像,如同時代見證,是在為時代造像,而藝術圖像也顯示台灣藝術仍期待與醞釀風格與開創新傳統。」21表現在油畫上的山水意象與文人風采是一種風格形成?還是懷舊傳統的再現?甚至是一種自身的再轉化?


       以風格來說,蘇旺伸無透視法的山水與超現實畫面的陳設,雖是山水但是失去地平面的構圖,與鄭在東的油畫山水同樣呈現超現實拼貼的趣味,圍繞在中國山水畫的意象中打轉。而鄭在東的作品不僅是超現實佈局的山水意象,更剖面了玩物賞玩遊樂的文人雅士之興。如果僅是形式上的山水將朝向過度形式,蘇旺伸的油畫似乎墮入形式的圈套。而,鄭在東的畫風逐漸在做一種轉變,這種轉變不是形式爾爾,而是回到舊傳統回到舊傳統自魏晉以來文人的傳統山水,是一種往內、往自身的觀照。
      無論是在1980年代以來迄今油畫圖像或者是前述非油畫的當代攝影繪圖的呈現,延續了自身知識,特別是宗教知識的自身挪用,並採取圖式形式來呈現的現象,如果以圖像學的聖像化解釋其實只能描述了當代藝術現象的表象,而未能指出現象中心的本質,因為傳統藝術史觀中風格的形成是需要長時間與後世的論斷。

       鄭在東早期自畫像系列,背後是全方位的自我凝視與自我探討,在回顧與自我凝視之中走進了超越時空、神話式的心理歷程,表現在1990年代的《北郊遊蹤》、《台灣重遊》系列,221989年《江干雪意,枯山水和鵲華秋色》三聯作中不僅延續中國自身經典山水與人的擺置關係,也題自王維的畫作〈江干雪意〉與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在〈枯山水〉一作中並引用禪宗著名趙州和尚的故事,因南泉斬貓,趙州和尚則以頂鞋來回應其倒行逆施的禪宗公案23。王嘉驥稱其畫風轉變由家庭、自畫像轉向無人的風景山水,在某種程度仍是「畫家對於自我的觀照」。24

       從聖像與風格、托寓體與自我疏離的問題化將形成一種屬於非西方圖式的復興探討,如果朝向自身傳統知識中「觀照」的文化思想,一種屬於東方圖式的復興是否可能?
而此東方圖式傳統轉化在當代藝術表現上,是呈現藝術家往內觀照的扥寓體表現,我們看見的有關傳統儒士文人畫、道家神仙傳說用典、佛教的佛教繪畫座像的挪用都是此一托寓體的斷片(fragment)。這些斷片都要被賦予政治意涵嗎?是否有可能將關注的客體聚焦在那些去政治化的傳統斷片,例如魏晉時期不直接政治化的文人隱遁情結,將這些托寓體的斷片視為屬於民間傳統的托寓體,他們在每個時代一再出現,如同共時性的歷史斷片。於是乎,當代藝術中經典挪用現象引領我們去思考一種更深層的文化宗教的修養與信仰的可能,如何將這些斷片修補成完整的圖像,就如同從知識論回返本體論,就彷彿是從後現代斷片之詮釋修補為現代托寓的圖像冥想,也就是從戲耍的嘲諷的震驚的《仿元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回到〈鵲華秋色〉圖。
鵲華秋色圖/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

       如果鄭在東使用山水畫作為一種對於自身知識傳統的認同、對於魏晉以來文人雅士風範的追尋,那麼林鉅的類似佛像畫的設色山水畫,如1999年的《棄身圖》、《地母圖》等,是否也是在這道佛傳統形式的現代挪用與轉化的自我觀照之列呢?奚淞從早期版畫刻寫中國經典之後,步入佛教內在修練而開始油畫創作,除了佛傳繪畫的大樹之歌與心經抄寫之外,靜物畫的細膩摹寫是對於光的研究,也是將油畫作為靜心與修行的方式。
       如此是否呈現了山水畫、佛像畫、靜物花鳥畫幾種類型,而提供我們思考傳統中國藝術圖式是否在當代藝術中有延續與再轉化的路徑,這些藝術實踐是否透露出一種不同於當代藝術機制主流思考的復古之風?走向復古現象所展示的是否是一種重新修補的徵象。

       集體無意識來討論當代藝術中自身知識用典與圖式延續、循環的現象呢?運作的主體或者稱之為本體是更高的集體無意識。而這復古現象所啟示我們的圖說圖式的中國傳統逐漸形成的過程與現象背後的本質,是否可以現象與本質、復古現象來繼續做一研究?


1 羅寶珠,2005,〈歷史/現實.虛擬/妄像的同構與拆解:吳天章的藝術歷程〉,《現代美術》: 121,民94.08,頁36-51
2 王嘉驥,1999,〈從反聖像到新聖像〉,中國時報,民88.4.30()37版人間副刊。
3 參考王嘉驥1999,南方朔1999。南方朔,1999,〈藝術的難題: 藝術評論=或≠文化批評?〉,中國時報,民88.4.29-30,人間副刊版,37版。
4 同上。
5 高千惠,2004,〈造神:分立的新文化圖騰階段〉,《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台北:藝術家出版社。頁54-63
6義大利藝評家所創名詞,指1980年代義大利藝術以傳統形式、非政治、折衷主義,並以挪用歷史、非西方、通俗文化圖像為特色。這些特徵其實也就是同時代在德國與義大利出現反動於觀念主義的的新表現主義的特徵。 Robert Atkins19961990),《藝術開講》,台北:藝術家,頁157
7 Susan Sontag, “On Style” ,in Against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essays , 1st Anchor Book ed.,New York : Anchor Books , 1990. Reprint. Originally published: New York : Farrar, Straus & Giroux, c1966. pp.18-20.
8Frederic Jameson19961984),〈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陳清僑譯,《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批評理論文選》,張旭東編,陳清僑等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頁302-303
9 同上,頁260-260
10詹明信以音樂的拼貼擬仿特質來指稱后現代的特質,這種現代主義的焦慮不安與異化的徵狀,在後現代主義情況中被另外一種徵狀所取代,也就是「情感的消無」如同表達的消無,產生在風格的取消上Federic Jameson, 1984 “The Cultural Logic of the Late Capitalism”, in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the Late Capitalism.N.Y.: Duke University Press,1991, pp.6-16.
11 Paul Ricouer, 1981, “Appropriation”, in Hermeneu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 reprint, Cambridge UP, Ch. 7, pp182-193.
12 Robert Atkins19961990),《藝術開講》,台北:藝術家,頁42
13 同上。Robert Atkins,頁42
14 陳香君,2003,〈吳天章:笑話批判家國的史詩〉,典藏今藝術:124,民92.01,頁110-114
15 Craig Owens, 19921980)“The Allegorical Impulse: Toward a Theory of Postmodernism.” in Beyond Recognition: Representation, Power, and Culture, Scott Bryson, Barbara Kruger,Lynne Tillman,and Jane Weinstock eds.,Berkeley : Uni.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pp52-69.
16 廖炳惠編著,2003,《關鍵詞200》,台北:麥田,頁16
17Craig Owens,1992, p. 54.
18如摩訶薩埵(Mahāsattva)太子本生(捨身飼虎),尸毗(Sivi)王本生(割肉貿鴿)、須達那(Sudāna)太子本生、鹿王本生等。李玉珉,1986,〈漫談佛畫〉,《故宮文物月刊》,第四卷第八期(1986.11),頁73  
19在這裡我試圖以異質來修補的藝術概念來看挪用藝術。這裡所稱的修補匠與藝術的關係是以李維史陀的修補匠概念。(野性的思維第一章)
20洪磊自述:「我之後的很多作品(90年代之後)和古代繪畫的一些對話,比如說《趙孟頫鵲華秋色圖》這一系列,都是我看到繪畫,我的想法和它的一個對應。 陳丹青曾經跟我說,你的東西像傘一樣。他可能還是從傳統藝術家的角度來說,應該是有力作。我的往往是一些感想,比如說我看到畫鵲華秋色,是這樣的一個過程。我類似很多這樣的作品,都是對古代繪畫的一個感想。」(補充來源?
21 王嘉驥,1994,〈沉思世紀末台灣現代藝術—論鄭在東、于彭、許雨仁、郭娟秋的山水意象及其時代意義〉,於《這片土地:台灣當代繪畫》,Denvor,Colorado: Asian Art Coordeinating council.12-14
22 張頌仁,2002,〈遊藝浮生〉,大趨勢:6,民91.10,頁46-49
23 黃智溶,1990,〈徘徊在符號與典故之間—走進鄭在東的感性世界〉,《藝術家》,1990.1,頁336。陳惠玉,〈藝壇上有些星星之火—訪畫家鄭在東〉,《雄獅美術》:227,頁164
24 王嘉驥,1992,〈「台北遺忘」與遺忘之後〉,《台北遺忘》,台北:漢雅軒。

軟土深掘 : 歷史性之後與反敘事之前觀看敘事紀錄片與found footage

  影片來源:YOUTUBE_廖克發<<還有一些樹>>片段 「動態影像*在電影院做放映,與在美術館作展出,兩者的差別是甚麼 ? 」我對於藝術視覺影像的古典提問。 敘事,就是描述故事         在紀錄片 << 還有一些樹...